河北省全國人大代表圍繞綠色工廠建設和開展“人工智能+”行動進行專題調研
如何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人工智能怎樣賦能千行百業?日前,省人大常委會組織我省部分全國人大代表,赴邢臺、石家莊、唐山、廊坊等地開展專題調研。
能源消費低碳化是綠色工廠的顯著特征。近年來,我省不斷完善綠色工廠國家、省、市三級培育機制。到去年底,共建設國家級綠色工廠309家。調研中,代表們建議應進一步加強對綠色工廠建設的指導力度,鼓勵企業引進先進的綠色制造技術和高效的終端處理設備,不斷提升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

全國人大代表 凌濤:
繼續加大對這種綠色工廠建設的政策資金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在技術改造規劃布局,包括專項資金的申請、政府采購和試點示范、品牌宣傳和金融服務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人工智能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關鍵驅動力。調研中,代表們認為應緊密圍繞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方向,通過數據驅動、算法優化等手段,加快人工智能領域的科學技術創新,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激活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全國人大代表 張雪松:
應該進一步加強不同企業之間的,或者是企業和政府部門之間的人工智能方面的各種合作。不僅僅數據共享,包括人工智能的一些算力的共享。

全國人大代表 張艷秋:
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與現代商貿物流、能源、健康醫療等產業的深度融合和多場景的應用,也為算力布局、智能服務能力提升、大模型的訓練推理等方面,提供便捷、優質、普惠的公共算力支持。
責任編輯:趙文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