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豐收時,金穗卷起千層浪,累累瓜果十里香。
9月13日下午,省人大常委會“6+1”聯動監督“回頭看”和四項聯動監督執法檢查組到邯鄲市成安縣垚岸農業科技園,實地檢查農業結構調整情況。
“農民人均收入有多少?”進門第一個問題就是關于百姓收入。
“去年農村人均收入是1.8萬元。”有關部門負責人上前答道。
現在農民能分幾畝地?一般都種什么作物?一畝地能收入多少錢?特色農產品銷路怎樣?……執法檢查組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和百姓息息相關。
“要切實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詳細了解情況后,執法檢查組負責人語重心長地說:“要多為老百姓想一點,千方百計讓老百姓多收入一點,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推動農業結構調整邁上新臺階。”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此次執法檢查的一個重要特點。
“我們這次執法檢查在方式方法上進行了大膽嘗試,運用了盡可能多的手段深入基層、貼近群眾,盡可能做到了解情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該負責人介紹說。
自聯動監督開展以來,全省4萬余名人大代表活躍在基層一線,代表廣大人民群眾提出許多意見建議和問題線索。比如,邢臺市組建了696個代表小組,7799名代表參加監督檢查活動;邯鄲市把2000余名代表編入200個代表小組,發現問題線索300余條,提出合理化建議100余項。
居民們反映的房產證“老大難”問題解決了沒有?推廣節水作物,村民們還有啥難處?推行礦山綜合治理,企業還有什么困難?連日來,執法檢查組深入走訪社區居民、農戶、企業,詳細了解情況。
9月16日下午,平鄉縣。一場特殊的座談會正在進行。
這是省人大常委會在執法檢查中的一種創新,聽取五級人大代表和群眾代表意見建議。執法檢查組的開場白就一句話:“這里沒有當地政府干部,有意見建議,請盡管提!”
“農產品加工、銷售環節比較薄弱,‘賣難’‘賤賣’現象依然存在。”
“特色農業產業規模化水平不高,很難集中連片發展,產業規模效益難以顯現。”
……
話匣子一打開,大家敞開心扉,檢查組成員的筆記本上記滿了各種“堵點”“痛點”。
“回去后,我們將盡快梳理這次執法檢查中發現的群眾反映強烈的難點,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堵點,真正做到即查即改、應清盡清,讓省委放心,讓人民滿意。”該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