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至29日,省人大常委會農工委副主任馬桂旺率農工委調研組一行,赴衡水市開展衡水湖保護立法調研。省林業和草原局、省司法廳有關同志參加調研。

調研組現場察看衛千渠進水閘口引水情況。
調研組深入衡水湖主要引水渠衛千渠小油故閘、入湖前置庫、衡水湖污水廠進行了實地調研。認真察看了總干渠水質、引水渠沿岸農作物種植、渠尾垃圾清除閘口、污水處理工藝池、中水入河排放口等不同點位。馬桂旺在小油故閘現場撥通衛千渠鄉級河長安長寶電話詢問巡河時間、有無垃圾傾倒和偷排污水情況、發現問題后處理情況以及河長制信息平臺使用情況,并向附近村民詳細了解岸堤農作物種植、灌溉、施肥情況。調研組還委托衡水市環保局水質監測站分別在小油故閘、入湖前置庫、王口閘進行了水質取樣檢測。

調研組在衡水市召開座談會。
隨后,調研組在衡水市召開座談會聽取濱湖新區管委會關于衡水湖保護治理工作情況的匯報,與衡水市政府、生態環境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水利局、司法局有關負責同志就衡水湖保護工作情況和衡水湖保護條例前期立法工作情況進行了座談交流,認真聽取了他們對條例草案的意見建議。
馬桂旺強調,衡水湖濕地位于京津冀重要生態腹地,衡水市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圍繞衡水湖保護與治理,積極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修復及水體治理、村莊搬遷、科研監測等工作,工作舉措有力有效。省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衡水湖保護立法工作,將其列入今年一類立法項目,條例草案擬提交省人大常委會第24次會議審議。在立法過程中,要切實把握好三個關系:一是保護與利用的關系。要堅持用大歷史觀來看待衡水湖的保護與利用。衡水湖作為華北之腎之一,享有“京津冀最美濕地”、“華北綠明珠”等諸多佳譽,衡水湖的保護,不僅事關衡水湖生態系統的維護,還關系到衡水市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保護是第一位的,只有保護好、治理好衡水湖才能為衡水湖的利用和發展提供最基本的保障。二是地方特色與不抵觸上位法的關系。地方立法既要從地方實際出發,突出地方特色,又要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做到與上位法不抵觸,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和權威。三是引水與節水的關系。保護衡水湖關鍵是要做好“水”這篇文章,要打好“節引調補蓄管”組合拳,先節水再引水。我省的節水條例將于7月1日正式施行,要深入貫徹條例,加強節水型社會建設,加強非常規水源的開發利用,加強污水處理設施的提標升級括能改造,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進一步提升水資源利用水平,要增進全民節水的行動自覺,把衡水湖的每一種生態元素保護好,真正讓衡水湖成為衡水人民的“母親湖”、“幸福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