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圍墻和時限,可以隨時隨地在網上聯絡到人大代表。日前,石家莊市部分縣(市、區)探索建設了“網上代表家(站)”,實現了24小時不打烊,選民想要找人大代表只需點點鼠標上網即可。這讓人大代表家(站)從線下延伸到線上,為人大代表與選民之間又搭建起一座溝通的橋梁。市人大常委會要求“網上代表家(站)”明年在全市各家(站)實現全覆蓋。
正定縣:網上直通車搭建監督連心橋
在正定,群眾手機關注“正定縣網上代表之家”APP,就可以直接向人大代表提意見和建議。這就是正定縣人大常委會“網上代表之家”為廣大群眾帶來的便利之一。
“探索建設‘網上代表之家’,是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縣鄉人大相關要求的重要舉措,是針對客觀現實需要保障人大代表密切聯系群眾的有效途徑。當前,互聯網、大數據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積極應對現代科技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探索實踐‘互聯網+人大’,是人大工作順應潮流、創新發展的現實要求,也是我們積極應對、深入思考的全新命題。”正定縣人大常委會負責人表示。正定縣原有的11個家(站)微信監督平臺,以及27個人大代表家(站)和全國人大基層立法聯系點,方便了群眾辦事,贏得了群眾認同,這更加堅定了他們建設“網上代表之家”的信心和決心,傾力打造社會化、智能化和精準化的全新平臺,“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2018年,正定縣人大常委會在市人大的正確指導下,著力創新人大代表履職方式,改進聯系群眾形式。他們在開創“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聯絡站”實體建設的基礎上,建立起了“指尖上的代表之家”——網上代表之家APP,開設網上履職直通車,搭建網絡監督連心橋,較好地實現了群眾工作從家(站)的“面對面”到網上的“鍵對鍵”。
正定縣“網上代表之家”,由縣人大常委會統一整合各人大代表家(站)資源,借助微信公眾號,采用常委會、代表之家、政府部門、選民群眾等多級體系架構,人大動態、群眾反映、代表回應等多條通道,選民互動、代表履職、部門協處、結果反饋等多個環節,通過一站式受理、多渠道聯動、閉環式服務的方式,實現代表與選民“無縫”交流,強化人大工作的公示與監督。在整體功能上,該平臺結合微信公眾號、手機APP和PC端,并且數據支持與代表之家查詢一體機的互聯。主要用戶群體為人大代表、人大主席、人大工委主任和工作人員、選民群眾,以及相關政府部門的領導和協辦人員。
人大代表使用的“網上代表之家”APP,包含監督平臺、履職平臺兩大部分。在監督平臺,人大代表針對群眾所提的問題,能當下解決的就當下解決并答復,不能當下解決的逐級向家(站)、向縣人大提交。在履職平臺,全面詳實地記錄代表履職情況,較好地實現了代表履職平臺網絡化、履職渠道信息化。
選民群眾關注的“網上代表之家”公眾號,包含“人大動態、群眾反映、代表回應”等部分,還結合正定實際增設了“6+1”聯動監督、立法意見建議兩塊內容。它與人大代表使用的“網上代表之家”APP緊密關聯,選民群眾可隨時隨地選擇相關家(站)、有關代表,反映自己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熱心事。縣人大專人負責收集問題、轉辦移交、督促落實并反饋結果。
經過兩年多來的建設與運行,正定縣“網上代表之家”共梳理匯總黨中央及全國人大新聞信息621條、省市人大新聞信息322條、本縣人大新聞動態206條,正在發展成為人大信息發布、交流互動、聯系代表、服務群眾的重要平臺。截至目前,全縣已有769名五級代表及常委會人員、鄉村信息管理員開戶,記錄履職日志、學習培訓、代表述職等活動3992人次,形成人代會意見建議69件,累計記錄聯系選民5300人次;縣鄉人大先后組織開展培訓46次,培訓1600人次,正定縣“人大代表之家”正在成為人大代表的培訓場地、活動陣地、服務基地。
正定縣“網上代表之家”還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更好地發揮人大代表依法監督的主體作用。特別是今年4月份“6+1”聯動監督開展以來,正定縣五級人大代表通過“網上代表之家”先后開展聯動監督438人次,收集問題及意見建議80條,監督政府部門整改重點領域問題35個。
“網上人大代表家站”作為代表履職形式的新探索,與實體“人大代表聯絡站”形成“線上與線下”的相互融合,有效增進了代表與選民的聯系和代表與人大工作部門的溝通,極大程度地暢通民意、解決群眾訴求。據統計,正定縣“網上代表之家”當前關注人數達到8653人,先后受理群眾反映各類問題973條,全部及時解決和答復,實現了受理率、辦結率、答復率、滿意率“四個百分百”。“網上代表之家”還先后收集交通安全、生態環保、人居環境、城建管理等方面問題287個,已移交政府部門解決281個,提高了部門辦事效率。有群眾在正定縣網上代表之家反映“正定縣城里面有的地段排水不暢”并附上了圖片。相關人大代表接到信息后,立即向正定鎮人大代表之家反映,并走訪了周圍群眾,然后到縣住建局等部門了解情況后耐心答復了群眾:“新的排水管網已經在修建中。謝謝您的熱心與建議”,并附上了現場施工的照片。縣人大常委會還適時開展對政府部門負責人履職評議,得分結果報縣委備案,更好地做到“民生有人關注、民情有人傾聽、民意有人代表、民主就在身邊”。
新樂市:“網上代表之家”讓民主陪伴左右
“‘網上代表之家’實現了代表聯系群眾工作從‘家(站)’到互聯網的進一步延伸,打破了代表與選民交流的時空限制,真正讓民主如影隨形,時時伴我們左右。”新樂市人大常委會負責人如此談到剛剛運行近一年的“網上代表之家”。
今年1月,新樂市人大常委會在整合各“人大代表之家(站)”資源的基礎上,建立起“網上代表之家”。人大代表、鄉鎮(街道)人大主席(工委主任)和選民群眾等借助手機APP與代表之家查詢一體機互聯,采用常委會、代表之家、政府部門、選民群眾等多級架構,設立人大要聞、通知公告、代表活動、我的意見、主題實踐、建議議案、法律法規、聯動監督等8個版塊,通過一站受理、多方聯動的方式,實現代表與選民群眾交流的實時化、便捷化。截止目前,已有全市900多名省、市、縣、鄉四級人大代表及廣大選民群眾下載了“新樂市人大網上代表之家”APP到手機,使廣大代表和選民群眾能夠及時了解人大系統工作動態和有關要求,實現了代表與選民的“無縫”交流,進一步強化了人大監督實效。
新樂市人大常委會及時通過“網上代表之家”將全國人大和省市人大有關工作要求及有關法律法規及時進行上傳,方便代表學習。今年“6+1”聯動監督啟動后,新樂市人大常委會及時將工作動態和各領域涉及的法律法規上傳到“網上代表之家”,讓代表通過“網上代表之家”手機終端,隨時隨地就能了解“6+1”聯動監督工作動態、學習和熟練掌握監督內容、監督方式及相關法律法規知識,進一步提升了代表履職能力,夯實了聯動監督的基礎。
為了方便與選民溝通,提升了落實意見建議時效,新樂市人大常委會在“網上代表之家”開辟了“我的意見”專欄,專門收集代表和選民對全市各項工作的問題線索和意見建議,實現了群眾和代表的互動,代表與召集人互動,召集人與部門聯絡員互動,群眾、代表反映的問題和建議能夠迅速交辦給有關部門辦理。今年以來,通過“網上代表之家”共收集問題線索120多條、意見建議30多條,已全部反饋到政府有關責任部門,助推市政府改進了工作,提升了治理能力。其中,省人大代表戎美書針對核酸檢測點少,影響復工復學問題,通過“網上代表之家”提出了增設檢測點,加快檢測速度的建議。市政府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經積極溝通跑辦,在原有市醫院1家的基礎上,新增了職工醫院、中醫院等4個核酸檢測點,全市日檢測數量由到原來170人達到850人,大大提高了檢測效率。
“網上代表之家”還為每位代表建立了個人履職檔案,包括代表個人基本情況、聯系選民群眾、參加會議培訓、開展視察調研等信息,全面詳實地記錄代表履職情況,進一步增強了代表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激發了代表的工作熱情和動力。
新樂市人大常委會的“網上代表之家”作為新的宣傳平臺,積極發出了人大聲音,講好了人大故事,展示了人大作為,樹立了人大形象。
靈壽縣:搭建代表履職“快車道”
靈壽縣人大常委會探索推進“互聯網+代表履職”平臺建設,為代表建立電子檔案,及時記錄代表活動軌跡,改進聯系群眾方式,做到履職痕跡全記錄全覆蓋,打通了代表聯系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走上了履職為民的“快車道”。
靈壽縣人大常委會把“網上代表之家”建設作為規范代表活動,提升主體活力的主抓手。今年年初,縣人大常委會把“網上代表之家”創建工作列入2020年提升鄉鎮代表之家規范化建設的一項主要內容,在全縣15個鄉鎮和4個人大代表聯絡站,加大硬件投入,完善軟件制度,豐富內在活動。縣人大常委會統一整合各鄉鎮人大代表家(站)資源,借助微信公眾號,打造了19個網上家(站)、履職APP,共設置了滾動顯示、人大要聞、通知公告、代表活動、河北發展人大盡責、聯動監督、法律法規、建議議案、家站位置9個功能區。 “網上代表之家”采用常委會、代表之家、選民群眾三級架構,開通了人大動態、群眾反映、代表回應三條通道,五級人大代表全覆蓋式監督履行職能,及時傳播了人大聲音,架設了聯動橋梁,為人大工作的開展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靈壽縣人大常委會負責人介紹,靈壽縣“網上代表之家”實行線上線下相結合,以便捷高效、直觀清晰的現代化科技手段,更好地發揮了人大代表的主體作用,有效激發了代表依法監督的積極性和正確監督的創新性。
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行,靈壽“網上代表之家”效果初顯。省“6+1”聯動監督工作開展以來,靈壽縣人大常委會設置了“聯動監督”板塊,組織動員全縣五級人大代表408人,利用“靈壽網上代表之家”平臺,持續關注監督工作動態。“網上人大代表之家”公示公開時間表、流程圖、創新監督方式,采用“三對賬一問詢”的辦法,摸清底數,圍繞“廣、全、問、訪、改”五字環節,廣動員、全覆蓋、深問計、訪民情、真整改,線上線下無縫銜接,做到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全方位、多視野地調研摸排,依法徹底摸清問題底數。通過網上公開晾曬,依法推動問題整改,嚴防反彈,督促政府及相關部門建立長效機制共計8個,助推聯動監督工作持續向好。
“網上人大代表之家”的創建真正解決了一批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老百姓體會到了“民生有人關注、民情有人傾聽、民意有人代表、民主就在身邊”。縣人大代表劉京輝通過“網上人大代表之家”提出“在尹凡同村建骨灰堂的”建議。縣人大常委會迅速轉交政府相關部門,得到了狗臺鄉高度重視。目前,骨灰堂已做好選址工作,正在做設計和工程造價,計劃明年完工。縣人大代表雷銀芳通過“網上人大代表之家”提出“關于中小學校開設急救課程”的建議,縣教育局與衛生部門積極溝通聯系,已開展兩期中小學急救知識培訓,并于近期明確要求,全縣中小學將包括急救知識的健康素養課納入下學期教學計劃。
“網上代表之家”有效補齊了鄉鎮人大工作信息化的短板,暢通了社情民意表達和反映的新渠道,進一步強化了人大代表“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政治責任,開拓延伸了代表履職新維度,發揮了“回應群眾關切、解決實際問題、推動鄉鎮工作”的有效作用。